新聞稿

三大港人理財新現象礙退休

2017年11月9日
近七成父母願助子女置業 逾半更願加按自住物業

半數父母仍需供養全職子女 惟七成子女難顧父母退休

逾八成受訪者供樓當儲錢 退休規劃欠全面
友邦退休金管理及信託有限公司(下稱「AIA MPF」)每年均定期舉辦「AIA MPF 理想退休生活調查」,而在2015年開始加入與香港教育大學社會政策講座教授周基利教授共同創制的「AIA MPF退休商數」(RQ)1 ,以具體了解港人的退休準備情況。今期調查發現,在職港人平均RQ為65分,當中26%受訪者RQ不合格,代表退休準備不足,平均需延遲13年退休。
AIA MPF於2017年8月8日至8月22日期間,透過網上問卷及面對面形式,訪問共1,010名年齡介乎18-65歲及最少擁有一個強積金賬戶的在職港人。調查數據按香港就業人口分布(包括年齡、性別、每月個人入息)作加權處理,確保樣本能充分反映本港就業人口特徵。整個調查由獨立市場研究公司Cimigo進行。
今期調查揭示三個影響港人退休的新現象,冀市民有所警惕,避免影響將來的退休生活。
新現象一:助子女上車 埋退休危機
香港樓價高企,父母幫助子女置業的情況愈趨普遍。今期調查發現,68%受訪父母稱在現今香港難免要助子女置業;50%受訪父母認同助子女上車是其重要目標,較個人退休重要;53%受訪父母更願加按自住物業,助子女置業。曾提供金錢資助子女置業的受訪父母中,平均資助金額約90萬港元,最多涉資一千萬港元。
新現象二:兒女債一身 銀髮族難退休
今次的調查亦反映「養兒防老」於香港漸難實行,44%受訪父母相信幫助子女上車後,日後可依靠子女過退休生活;50%受訪父母仍有定期向在職子女提供如膳食、金錢等財政支援。然而調查發現,父母與子女的期望存在一定落差,雖然高達78%受訪子女同意應該定期給父母家用,但71%受訪子女坦言搵食艱難,自身難保,難以照顧父母的退休生活。
新現象三:供樓當儲退休金
買樓是不少香港人的目標,調查顯示83%受訪者認同供樓當儲錢;84%受訪者更認為「磚頭無敵」,只要有樓在手,就無懼退休;八成半受訪者甚至認同「只求有樓,不問呎數」。
AIA MPF行政總裁馮裕祺先生表示:「香港人愈趨長壽,能否妥善為退休作準備變得愈來愈重要。是次調查揭示影響港人退休的新現象,反映港人助子女置業比退休準備重要的心態。父母在現今香港有這種取態實在無可厚非,但他們要留意忽略退休規劃所產生的潛在危機。我們提醒父母別只顧助子女上車,忽略自已退休需要。若然他們動用退休儲備甚至加按自住物業,成全子女置業夢,輕則影響退休後的生活質素,倘經濟逆轉更有機會面對沉重的債務負擔。」
馮裕祺續稱:「父子兩代宜多溝通,盡早了解雙方期望,為未來建立清晰目標。決定資助子女置業前,父母需要客觀分析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風險評估。此外,切記單靠自住物業未必能產生足夠現金流作退休後的生活費,因此大家在作退休規劃時,不能倚賴單一投資工具,宜作全盤規劃,兼顧流動及非流動資產,互相補足。」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政策講座教授周基利教授補充:「香港正面對高齡海嘯的衝擊,市民需未雨綢繆,及早為將來作好規劃,才能過安穩的退休生活。針對兩代對退休期望的落差,父母要為自己退休打算,以免將來成為子女負擔。父母也應從小向子女灌輸理財知識和觀念,鼓勵他們儲蓄理財,避免過度依賴父母。另外,市民應認識不同投資工具,善用強積金、年金、逆按揭、保險等作全盤規劃退休。」
1 RQ 由清晰目標、理財知識、親友影響及信賴專業四大元素組成,是了解港人退休準備的指標。RQ得分介乎10至100,相等或高於75為高;低於60為低;而低於55為不合格。RQ越高,代表越有機會擁有足夠退休儲備。
附表:

港人置業理財新現象

AIA MPF建議

助子女上車 埋退休危機

清晰目標

  • 父子兩代宜多溝通,為未來建立清晰目標
  • 決定助子女置業前,父母需客觀分析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風險評估
     
兒女債一身 銀髮族難退休

親友影響

  • 父母應了解子女難處,並樹立榜樣,及早為退休籌劃,避免日後成為子女負擔
  • 父母應從小向子女進行理財教育,養成儲蓄習慣,減少依賴父母
     
供樓當儲退休金

清晰目標

  • 及早計劃將來退休生活模式
     
理財知識

  • 要明白買樓不等同儲錢退休,單靠自住物業未能產生足夠現金作生活費
  • 了解退休儲備需包括流動及非流動資產,應認識不同投資工具,善用強積金、年金、保險等作全盤退休規劃
     
信賴專業

  • 作重要財務決定前,可諮詢專業財務顧問意見
     
圖片說明
藝人李家鼎向大眾分享三大退休金句,鼓勵港人及早規劃退休。圖為AIA MPF行政總裁馮裕祺先生(左二)、香港教育大學社會政策講座教授周基利教授(右二)、藝人李家鼎先生(左一)及譚玉瑛小姐。